“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改革开放的精神定位和宝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丰富内涵给予了高度肯定。
制造业是改革开放的主战场,从市场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来看,制造业是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领域。制造业既是改革开放的探索者,也是受益者,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有力支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江苏南通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始终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推动开放,形成制造业发展由内到外的动力倍增。40多年来,南通发挥江海联动、内外双向开放优势,经济总量持续攀升,江海开发全面提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用40年时间从29.4亿元一路增长到2017年7735亿元,在2020年再上新台阶,成功突破万亿元。“强富美高”新南通的建设进程持续推进,建成1个国家级高新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陆海统筹发展上升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大通州湾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3+3+N”先进制造业体系特色鲜明,船舶海工、高端纺织两大重点主导产业全国知名、全省领先,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成功落地。
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持续推进。2020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持续深化制造业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实践,进一步推动南通制造业优化结构、重塑格局、取得突破。
要乘势而上,主动把握机遇、迎战风口。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在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机,准确把握住了历史发展大势。当前,依托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南通的区域交通格局、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等发生深刻变化,迎来“百年未有之新机遇”,加速成为集聚国内外资源、加快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强磁场。站在新时代风口的南通,深入推动改革开放,要以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为重点,高起点、大手笔建设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大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着力增强对高端产业、优势资本、先进技术、优秀人才、优质服务的吸引能力,努力打造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发展示范区,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要因势而谋,主动掌握变局、迎击挑战。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努力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攀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球呈现出产业链区域化和供应链分散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挑战,谋好“双循环”大文章,我们要“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守卫制造业基本盘,加强关键产业链的补充和替代,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主动。要紧紧围绕南通16条优势产业链,集中力量建设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纺织、化工新材料等六大两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链配套半径,梳理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断点痛点,畅通国内和国际双循环,促进优势产业链在国际国内形成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要应势而动,主动破旧立新、迎接未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破除思想观念束缚,谋划中国未来发展的航向。“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既是改革开放征程的经验启示,也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真实写照。工业化后期,以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制造业新一轮转型升级,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内涵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一是抓改革。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依法依规强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散乱污企业退出,为先进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二是抓转型。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突出数字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三是抓创新。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改革开放是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在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引领下,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构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努力为南通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提供“硬核”支撑,体现工信担当。
(曹海锋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