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先破后立 破立并举 南通市系统性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

来源: 市工信局材料处、南通发布 发布时间:2022-12-13 字体:[ ]

12月上旬,全省化工整治工作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南通迎来令人欣喜的消息: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由2019年整治提升前的52.4%提升至目前的80%,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南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系统性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坚持先破后立、破立并举,主动打破制约绿色安全高效发展藩篱,全力推进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型。

微信图片_20221213171011.png

微信图片_20221213171014.png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

以破除低端化工产能为目标,南通在全省率先出台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精准整治提升。全市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压减近58%,目标完成率全省领先。化工产业经历三年整治,发展韧性触底回弹、持续增强,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经历短暂回落后又回升至10%,全市化工企业单体规模由整治初的2.8亿元提升到6.4亿元,亩均税收由10.9万元提升到20.2万元,全市制造业税收前十大行业中,化工产业以15.2%的销售占比贡献了18.8%的税收。

微信图片_20221213171018.png

微信图片_20221213171021.png

如皋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园

为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全市上下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战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大力整治沿江化工园区和企业。取消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启东滨江精细化工园2个沿江园区化工定位,化工园区从5家压减至3家,压减率40%;围绕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全面“清零”目标,倒排计划、集中攻坚,周调度、旬会商、月通报、季督查、年考评,难点问题市级层面专题研究会商推进……目前,全市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全部退出,占全省近40%。

微信图片_20221213171025.png

微信图片_20221213171028.png

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

纾空间,提质态;做腾退,谋拓展。近三年,全市累计腾出工业用地超1万亩、能耗指标50万吨标煤,14家园区外化工企业达标认定为化工重点监测点,星辰合成材料等龙头企业正在向百亿级企业迈进,桐昆聚酯一体化等基地型项目落地建成,九九久科技、星辰合成材料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湘园化工等6家化工生产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本着对产业、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市在整治工作过程中,高压强势开展多轮“拉网式”专项督查、专项审计,对发现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后续处置问题现场签字交办、“一企一档”形成整改闭环。同时,针对企业的合理诉求,主动帮助企业寻找解决路径,妥善处理一系列事关企业切身利益的事项。同时,坚持产品技术水平、工艺技术水平、能效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四个一流”标准,强化化工项目联审机制,积极推动化工企业技术改造、提档升级,为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下一步,南通市将突出“顶天立地”,积极谋划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后半篇”文章。一方面,积极向化工产业上游突破,实现高端原料多样化供给,带动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多元化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紧盯载体建设、主体培育、增量招引、差异发展,持续引导产业强链补链、园区吃干榨尽、企业创新提升,全力在特种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纤维、微电子化工材料等专精特新领域占据行业制高点,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打造中国“特种材料基地”,系统性重构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绿色循环、现代高端化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