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来源: 市工信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25 15:25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工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集群培育为主抓手,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优服务,各项工作顶压向前、再上台阶,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快速增长,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完成全部工业应税销售13027.7亿元,同比增长11.4%;规模工业产值11113亿,同比增长2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1%;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2%。

(二)主要成绩和亮点

1.深抓集群培育提能级。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对“十四五”南通制造业发展导向、空间布局、重点任务等方面的研究,科学编制《南通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做好与上位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我市高端家纺、船舶海工、海上风电等重点产业列入省“十四五”制造业发展规划。主动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探索与浦东“六核”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推动南通先进制造业体系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二是完善推进机制。围绕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积极发挥制造强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梳理出16条优势产业链,牵头建立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市级部门产业强链专班、“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局领导及各处室挂钩联系24个行业细分领域,全面推动产业集群培育。完成产业链专班工作方案、优势产业链和行业细分领域调研报告汇编,送至基层一线助力各地项目招引,加快做大做强。三是加快集群建设。建立产业推进领导小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三位一体促进体系,全力服务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参加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成功指导如东开发区申报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州申报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江苏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第三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单个集群均超千亿元。四是推动强链补链。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行业龙头,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列入中央财政支持,入围数居全省前列。积极招引船舶、家纺等行业研发设计机构,延伸补齐产业链。1-11月,全市16条优势产业链284家重点企业实现应税销售3015.39亿元,同比增长26.45%。

2.狠抓经济建设稳运行。一是密切监测经济走势。咬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克服省内突发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趋紧等不利影响,扎实推进“稳增长、防疫情、优服务、保运行”各项工作,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保持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月度跟踪九大重点行业、16条优势产业链、200强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建立650家2000万元以上、76家5000万元以上新增长点企业挂钩帮扶制度,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近1000亿元。二是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始终突出“项目为王”,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转化,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编制“2021年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2021年全市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表”,实施月度跟踪,强化服务指导。全年实施省重点工业项目43个,项目数位全省第一,预计全年完成投资510.3亿元。点对点精准服务重特大项目建设,指导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开展产能验收工作,一期一步进行热调试,具备点火条件;协调嘉通能源项目化工工段开展节能量交易;组织专家对18个集成电路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窗口指导”。三是积极推进企业培育。制定印发《南通市“1521”工业大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推动我市工业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做大做强,中天科技销售收入有望达到800亿元,预计新增销售收入百亿级企业4-5家。4家企业获评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1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联合中国工经联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赋能基地,集聚优势资源打造孵化平台。

3.抢抓数字赋能促融合。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5G基站6500座,圆满完成为民办实事任务。出台《南通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发展领军行动方案》,工业互联网船舶行业二级节点完成竣工验收,二级节点累计注册企业5500家,累计标识注册量47亿个,累计标识解析量29亿次,分列全省第一、第四、第三。二是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南通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积极开展“强链拓市”专项行动,有效提升全市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服务能力。中天互联ASUN平台入选工信部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省大数据发展试点示范。三是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开展“千企询访”信息化服务提升工作,组织72名专家、18个现场工作组,分产业群链走访186家重点企业并形成两化融合诊断报告,提出499条改造建议。新增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家、星级上云企业229家,上云企业累计超2万家;新增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证书的企业数96家,累计260家。全年新签约5G应用项目207个。四是赋能传统制造业发展。牵头南通家纺园区推动“大数据+”赋能家纺产业,中天互联与家纺园区共建的家纺产业融合创新中心成功评为江苏省“数动未来”融合创新中心。举办第七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复赛,我市2个项目进入大赛决赛。参展2021中国(南京)软博会。支持中威科技等企业进入国家目录及省产业图谱。市智能网联汽车先导产业展厅获评省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4.紧抓转型升级蓄动能。一是积极推进工业技改。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市区产业转型升级资金撬动作用,2021年两批次共扶持智能化技改项目13个,补助资金1921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18.08%,同比提高2.58个百分点。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家、智能车间30个,获评数量和获评率均创历史新高。评定45个市级示范智能车间。二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成功推荐3家企业6个重大装备入围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并获得国家保险补偿专项近亿元扶持,入围数及补助资金总量均进入全省前2。7家企业7个装备被认定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数全省第一。组织林洋能源等137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入选数全省第4。4个项目入选省级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通过公示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三加快推进低端腾退。组织开展钢铁、印染、电镀三大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排查和淘汰工作,关停淘汰企业96家,圆满通过省工信厅和生态环境厅验收销号。四是有序推进空间腾退。积极配合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完成腾退沿江企业64家、腾退土地3273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5.严抓行业整治促提升。一是全力推进化工整治。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51家,其中沿江1公里范围内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27家全部关停,沿江区外企业实现“清零”,“重化围江”得到有效解决。加快“去功能化”企业和关停企业的后续处置,提前一年基本完成本轮整治提升任务。二是积极抓好安全生产。印发《市工信局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安全生产专家管理办法,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说安全”等重大活动,推进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船舶民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三是着力加强行业管理。开展食盐直营管理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全市95家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节能执法检查,共提出能效提升建议147条。对20家企业开展工业信息安全检查,提出76条合理化建议。协调和指配无线电频率56个,许可12个无线电专网建设,新增台站501个。

6.常抓节能降耗腾空间。一是大力整治。深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认真落实双控目标责任。对全市2017年以来存量“两高”项目、25个拟建在建技改项目进行“拉网式”核查,落实能耗双控要求,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指导三地政府分别与中天绿色精品钢、桐昆聚酯一体化、恒科新材料签订用能产出备忘录,引导企业以更多的产出对冲新增能耗对地区能耗强度的影响。二是精细管理。摸排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用电大户用能情况,实施工业领域用能预算管理,把单位GDP能耗具化为“度电销售”,除特殊行业外,分30元以上、15-30元、15元以下三个标准对企业用电进行精准调控。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实现下降。上线试运行南通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综合评价机制,推动企业集约高效发展。三是绿色发展。指导海安高新区成功申报工信部第六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全省仅3家;成功创建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个国家级绿色产品、13家省级绿色工厂;南通北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进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全省唯一。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成功加入上海牵头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7.细抓企业服务优环境。一是办活动造氛围。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暨第四届通商大会,表彰“张謇杯”杰出企业家、“杰出通商”以及南通市优秀民营企业。全分10期组织1000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参训,有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交流互动。开展“南通企业家日”系列活动,解决企业诉求50余条。组织征集275位企业家的文字素材及实物展品入驻群英馆商道精英版块。二是聚政策汇资源。修订完善市区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下达140个认定类项目申报,涉及资金4851万元。汇编各层级、各条线政策干货200余条,结合产业链培育开展送法送策进企系列活动。研究出台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补充文件,为市区工业发展提供载体平台。会同市人才办做好QM计划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和青年人才等项目申报,推荐上报项目359个,数量全省第三;组织2874人参加“软考”,参考人数居全省前列,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放权限优审批。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明确苏锡通园区9个权力事项、南通高新区3个权力事项的赋权事宜,进一步营造开发园区自主宽松的审批环境。编制印发《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等四项清单,对41个大项、59个小项根据违法程度明确裁量基准。

二、2022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要求,按照新时期省委赋予南通“建好江苏开放门户”发展定位和南通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枢纽五城市”战略构想,结合南通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统筹把握制造业发展高质量和高增速,进一步提升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为南通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现代化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0%;工业投资增长6.5%。

(三)重点工作

1.突出集群培育,更大力度提升产业能级。锚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5+6”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扎实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5G、物联网、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着力补链强链。围绕16条优势产业链,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路径,发挥“链主”企业的主导作用,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全产业链发展”的集群式发展格局,实现从“点”到“链”的延伸,从“链”到“群”的集聚。深化推进机制。进一步深化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制度,会同各部门、各版块建立全市产业倍增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聚焦产业规模培育和强链补链,强化专项配套政策。

2.突出“项目为王”,更高质量增强发展动能。项目推进再加力。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切实加强项目服务保障。用好“一个平台”,落实“三大清单”,推进“八项机制”,切实加强项目服务保障。加大沿海钢铁石化新材料产业布局,全力推进中天绿色精品钢、恒科新材料、金光高档生活用纸、桐昆聚酯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投产起势。对照产业链地图,更加注重要素有效供给,联合各板块精准招引龙头项目、科创项目。技术创新再攻坚。支持南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对标省175项“卡脖子”技术清单和300项技术攻关项目开展攻关,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装备再突破。瞄准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优势细分行业,依托我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个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基地、一个省级产业特色小镇等载体,根据各版块拿手本领(海安市和通州区关键零部件、崇川区数控机床、如皋市和启东市液压与锻造、海安市和海门区的机器人、海安市矿山机械、建筑机械、电梯、通州湾示范区临港装备),培育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省行业影响力。开展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高端装备核心技术攻关、短板装备攻关等,组织开展好省、市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工作,力争创建省级以上装备类专项(含认定)5个以上。

3.突出提质增效,更稳步伐推动经济增长。夯实运行基础。进一步提高经济形势趋势的分析研判能力,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工业应税销售200强、工业用电200强企业的跟踪研判、预测预警,逐旬逐月跟踪指标进度。紧抓525家年新增应税销售2000万元以上企业,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确保全年新增产出超1000亿元。抓好企业培育。实施“1521”工程,加快培育基地型龙头大企业,全年力争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一批企业达到200亿、600亿、800亿或更高能级。加速集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托全国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赋能基地建设,推动本地企业梯次升级,力争新认定单项冠军企业2家以上,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以上,争创省级星级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业创新基地2个。实施《小微工业企业列规增收三年行动方案》,督促指导小微工业企业规范经营、做大做强,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营商环境提升年”要求,推广“南通企业家日”品牌,开展“企业服务月”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加强惠企政策宣传解读,探索重大申报类项目提前介入和免申即享等,缩短资金兑现周期。

4.突出“智改数转”,更深层次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能技改。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发挥“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引领作用,全年为全市1000家左右企业提供“智改数转”诊断服务。组织开展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分行业、分层次培育与创建一批省、市级智能车间。加快数字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推进配套政策措施落地执行,建设5G基站5600座,实现市、县、乡基本全覆盖,建成全国领先的5G精品网络。建成纺织和建筑两个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全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达1万家,标识注册量累计达60亿个。加快产业数字融合。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评选,力争新签约5G项目300个。优化数字化服务资源池,开展“千企询访”诊断服务,争创一批省星级上云企业,累计企业上云数达3万家。进一步拓展车联网示范应用,建成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加快信创产业建设,以南通信创产业园为依托,围绕整机制造、网络安全等领域打造信创生态,创建江苏省信创先导区。

5.突出生态优先,更强决心推进绿色发展。全力推进化工整治。加快“一企一策”关闭退出类企业“清零”,推动保留的三个化工园区(集中区)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引导取消化工定位的地区积极发展绿色“非化”产业,转型升级。全力落实绩效评价。加快建立存量“两高”项目清单库,开展拟建项目评估、在建项目排查,落实技改项目节能评估审查,遏制“两高”盲目发展。深入实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进一步强化“亩均论英雄”“度电论英雄”理念,推动工业企业持续提质增效,确保全年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力开展绿色制造。始终坚持绿色集约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产业布局的全过程。加强对绿色制造创建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培育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全年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推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节能环保装备、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全力抓好行业管理。推进落实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重点任务,扎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加强消费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确保食盐、食品、防疫物资安全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