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92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市工信局产业转型升级处 发布时间:2023-12-11 17:39 累计次数: 字体:[ ]

张礼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我市本土企业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结合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等部门的协办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立市、制造强市,大力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本土企业扩量提质、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关于重视本土企业的扩大发展的建议

实施梯度培育工程。制定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重点企业大走访、企业家座谈会等制度,从“1521”大企业培育,到打造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推进列规纳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等多个层面,构建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小微企业蓬勃发展,“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有机结合的企业梯度发展格局。

优化惠企政策服务。制定印发《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及实施细则,并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申报动员等工作。收集国家、省、市层面经济、金融、科技、财税等条线的涉企优惠扶持政策,形成政策汇编大礼包。牵头打造“万事好通·惠企通”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政策服务平台,简化各类申报手续、流程,实现全市政策一网汇聚、申报一网通办,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受理申报事项787件,兑现资金1.29亿元,惠及企业1060家。举办2023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辅导会,指导企业做好线上线下申报工作。

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建立健全企业上市与新三板挂牌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拟上市企业“白名单”、“三个一”(每月一次“专题辅导”、每月一次“对接交易所”、每月一次“集中会办”)等一系列工作机制。设立“一窗式”企业上市政务服务专窗,上线“上市好通”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构建全流程、专业化、精准化上市服务体系。近三年累计为“白名”单企业解决上市堵点、难点问题87个,每年走访服务拟上市企业超200家次。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强市场主体服务,通过座谈讨论、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宣传解读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听取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累计收集企业各类问题诉求531个,已协调解决433个,其余问题正在推进协调中。

二、关于着力打造本土骨干企业的建议

  强化考核引导激励。将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的成效作为重要指标纳入高质量考核,设置加分项予以激励引导。各地均建立了工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库并动态调整,在复工复产、有序用电、土地供给等资源保障方面优先保供,有力支持重点企业做优做强。

构建政策扶持体系。将原“5215”方案延续优化为《南通市“1521”工业大企业培育实施方案》,聚焦规划设计、项目投入、并购重组、创新驱动、加快上市、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七大重点任务,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集群培育和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各县(市、区)参照市级政策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市县联动的政策体系。

创新创优服务举措。在贯彻落实“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要求的同时,深入挖潜现有优势企业技改和扩产能需求,为瑞翔新材料、当升科技等本地重点企业扩产能项目配套用地、协调指标等,帮助企业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会同市级相关部门,赴板块召开现场办公会,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探索领导干部、部门服务企业“终身制”,提振企业信心,保障长远发展。

三、关于培养造就本土企业家队伍的建议

营造良好氛围。近年来,我市着力强化企业家精神培塑和企业家队伍建设,自2016年开始,将每年5月23日确定为“南通企业家日”。通过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大会、制造业发展大会、企业家座谈会等相关活动,有力激发广大企业家争先创优、拼搏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今年的“523企业家日”电视访谈活动,邀请企业家代表与行业专家,交流转型升级经验,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市”建设新路径。

强化典型选树。通过组织开展“张謇杯”杰出企业家评选,表彰杰出通商、优秀新通商、十佳青年通商等本土优秀企业家,有力激发企业家创业创新热情和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获评企业家所在企业95%以上都迈入“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和省专精特新企业行列。

开展专题培训。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牵头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一轮系统化培训,已成功培训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家纺等优势产业链内企业负责人近2000人,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

 下阶段,我们将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落实支持保障政策、提升服务本土企业的能力水平,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为本土企业保驾护航,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挖本土企业潜在需求。在积极引进培育新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挖掘本土优势企业产能扩建、技术改造等方面扩量提质的需求,这类改扩建项目相比新建项目而言,建设周期更短、投产见效更快,不仅能帮助企业本身快速实现规模跃升、做优做强,更能为稳定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发展总部型经济,支持企业将上市主体、区域分中心设在我市,实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二是培育现有企业发展壮大。深入实施“1521”大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基地型、龙头型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赋能基地建设,引导更多国家、省级政策资源向我市龙头骨干企业倾斜,推动本地企业梯次升级;实施《小微工业企业列规增收三年行动方案》,指导小微工业企业规范经营、做大做强;加快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乡镇工业集聚区管理的实施意见》,推动乡镇工业企业入园集约发展。

三是强链延链补链壮大集群。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注重吸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强链补链延链项目,进一步缩短企业配套半径,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引进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的规模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鲶鱼效应”,激发本地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发展壮大。

四是推动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机制作用,聚焦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调研,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及时会商、精准施策、积极回应,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及时向企业宣传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推动纾困解难、减税降费等相关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

五是转变理念提升服务效能。持续开展“南通企业家日”活动,组织优秀企业家及优秀企业评选表彰活动,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组织全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轮训,努力壮大优秀企业家队伍。不断深化“企业家面对面”等政企对接交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两级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南通“政企通”APP、政企直通微信等各类线上线下平台作用,为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提供服务平台,及时回应解决企业诉求。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