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22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 发布时间:2023-12-11 17:34 累计次数: 字体:[ ]

张亚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后疫情时代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结合市发改委、司法局、行政审批局、商务局等部门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面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一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2016年,我市以法定形式将5月23日确定为“南通企业家日”,在全国率先形成尊重、支持企业家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对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树立鲜明发展导向,产生了重要的法律意义。企业家日设立以来,我市每年通过组织召开全市性民营经济发展会议、制造业发展大会或通商大会等,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关心支持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发展,促进亲商安商氛围升温。通过开展“张謇杯”杰出企业家、杰出通商以及优秀企业等评选表彰活动并广泛宣传,强化优秀典型培塑和示范引领,激励广大企业家更好传承和弘扬先贤张謇实业报国精神,提升广大企业家争先创优、拼搏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并通过在全市重要经济会议、重大活动上邀请优秀企业家前台就坐,召开座谈会就经济运行及政策实施推进情况向企业家征询意见建议等方式,增强企业参与度,提升企业家主体地位。

二是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拓宽市场准入,出台多项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建设等领域政策举措,今年市发改委新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民间投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立中国(南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12330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热线,设立中国南通(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建成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保护公证服务中心,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仲裁服务中心。司法局探索建立行业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建立知识产权“体检”团队,多维度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利。市检察院开展办案影响评估,发送法律风险提示函,发出检察建议,最大程度减少刑事案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切实防止“办了案子垮了厂子”。

三是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市统战等部门每年举办全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报告会,在设立20家市级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推动全国工商联、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分别在南通博物苑建立全国、全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从2021年起,市工信部门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这一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基地、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牵头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一轮系统化培训,努力壮大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截至目前,已成功开班23期,培训高端家纺、船舶海工等优势产业链内企业家2300余人次。

下一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按照文件精神,对企业关切的营商环境、监管导向、法治保障等问题,诸如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落实。充分发挥“惠企通”政策直达平台、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各地“政企直通”工作群等线上线下平台作用,并通过企业服务月、服务市场主体活动等多种渠道,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我市企业坚定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二、关于全面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近年来,市行政审批等部门不断深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在全省先行先试,大力推进网上开办“一链畅通”;证明资料“一诺免交”;集群登记“一址多照”;机构分支“一照多址”等举措。高质量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创新“一张清单、两大支撑、三种途径、四项配套、5+N场景”的“不见面审批”模式,99.5%的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持续完善江苏政务服务网南通旗舰店功能,开发建设市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部署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超8万个。上线运行集数字证书、业务对接、调度管理等八个子系统为一体的全市企业电子印章平台,实现电子印章在线免费申领、安全便捷认证、跨域跨级调用。努力拓展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完成南通市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电子证照库的对接,实现市级46类证照2454个事项、县区级43类证照8204个事项的证照调用共享,有效提升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水平。

下一步,行政审批部门将以更大力度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推动行政审批“简而再简”,坚持以“提速、增效、降本、惠民”为目标,努力营造一流政务服务营商环境。

二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市工商联积极推进与公检法司仲等部门和单位合作,推进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会同公安机关推进商会警务服务站工作,已建成90家,快处会员企业警情328次,为企业挽回损失5.5亿元;会同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办理合规案件超40件,涉案总金额超2500万元;会同中级人民法院推进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建设,全市全年成功调解案件1000余起,涉及标的额超5.2亿元;会同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南通市法治民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走访商会及企业700余家,召开座谈会35次,举办法律讲座165场;会同南通仲裁委在全省率先成立商会仲裁中心,实现纠纷化解多元化。

市司法局着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高效法治保障。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以通商海外法律服务中心为支点,不断推进多元化海外维权平台建设,建立由司法行政、外办、侨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为涉外企业和海外劳务公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突出“一县(市、区)一特色”,指导各地针对特色产业、集聚类型、新型行业等开发推广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自检单”“微提醒”等产品。在16条产业链中优选领军商会协会以及头部企业、小巨人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由相关领域法律服务团根据企业特定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公司法务部,鼓励公司律师与执业律师加强业务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实现“1+1>2”效果。

市发改委持续深化包容审慎理念,优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围绕中小微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法律服务需求,开展法治副总进企业、“微光计划”、法律服务“微诊断”等活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推动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在民营企业中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推动仲裁机构在商会、协会、企业等设立联络点,进一步在金融、保险、知识产权等新经济新业务中推广运用。全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针对企业合规经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向涉案企业精准制发检察建议、执法建议,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闹,建立并执行有效的合规计划。引入第三方监管、评估、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合规整改,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三是防范经济领域风险。人行、金融监管等部门推出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支持政策,指导督促金融机构稳定建筑业融资,对大型建筑业企业必要、合理的新增融资需求,通过组建银团、联合授信方式给予新增授信支持。设立一定规模建筑业发展基金,帮助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难题,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指导多家建筑企业稳妥处理债务和舆情风险,避免风险在民营企业范围内蔓延。市发改委等部门聚焦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修复等方面,深入开展“旗舰领航”行动,在2022年常态化开展质量体检基础上,全国率先推出标准托管服务,实现标准自动比对、实时更新,指导企业及时淘汰落后标准。推出专利转化“雨露计划”、知识产权“指南针计划”、商业秘密“保险箱计划”三大计划,为企业知识产权认定、转化、保护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并强化对企业信用管理的提醒指导,在全省首创市场主体失信提示和预警机制,指导督促市场主体主动修复违法失信行为。

三、关于全面增强民营企业发展潜力

一是推进强链补链。我市深入实施产业壮群强链工程,持续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发展南通行动方案、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2022年,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产值8185亿元。紧扣既定产业方向和补链强链延链需求,加快培育掌握全产业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积极促进上下游链条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大力实施“1521”大企业培育工程、省“百企引航”工程,强化政策引导和协调服务,扎实推动产业链主导企业做大做强。锚定“专精特新”,加快构建创业型、科技型到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梯次培育推进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单项冠军企业27家,上半年,64家企业入围国家级“小巨人”公示名单。上线运行南通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系统,从亩均税收、亩均销售、单位电耗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等维度,对应税销售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资源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2022年,共完成13002家应税销售500万元企业评价工作,对A类企业予以资源倾斜,倒逼C、D类企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市工信部门将持续发挥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工作机制作用,一企一目标、一企一方案,支持企业提升行业引领力、产业链控制力和生态主导力。发挥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赋能基地和服务专员制度作用,强化资源要素引进和示范服务指导,力争全年新增4家单项冠军企业、1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更加突出以亩产论英雄的考核导向,推进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的用能空间、环境容量。

二是强化项目招引。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树牢“招商为先、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各地以常态化“走出去”招商、高质量“引进来”洽谈为核心,拼干劲、竞项目。不断持续掀起招商引资新攻势,今年上半年共招引重大项目245个。市领导高频次参加重点客商会见、重点项目签约以及推介会、恳谈会等各类招商活动;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坚持当好“一号招商员”,赴市外招商460天,举办综合型招商活动760场次。各地锁定重点方向、围绕重点产业、瞄准重点企业、主攻重点区域,变“大海捞针”为“精准捕捉”,实现靶向招商。相关的产业链和载体单位及时更新产业图谱体系,绘细绘准产业链锻长补短“路线图”,瞄准500强企业、行业龙头、单打冠军、独角兽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精准招商,随时动态掌握目标企业投资动向。各部门主动前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上门招商,更注重驻点招商、总部招商、以商招商、以会招商。

下一步,我市将以产业跨江融合为先导,持续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建设推进和跟踪服务。力争招引一批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项目,通过引入优质增量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强化区域协同,与上海、苏南各板块、各园区深入对接,积极探索园区合作共建,加快引进一批体现区域特色、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确保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力争在百亿级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强化沟通对接和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备案审批、征地动迁、环评安评等前期工作,力争早启动、早建设、早投产,确保全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协调联动的原则,持续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推动工业经济专班常态化运行。对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专班,经常性深入项目现场,及时掌握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重大项目按计划实施。

三是提升消费活力。今年以来,市商务等部门注重策划研究,充分发挥主要部门的协同作用。结合“四大商圈、两大集群”建设,通过优化方案、落实推进,在主城区三大重点商圈开展多场促消费活动,支持各地在城区重点商圈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以全市重点商圈的多点带动,全面引燃市民消费热情,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增长。注重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主力商家的主体作用。始终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引导商家借助促消费活动平台,自主开展让利促销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发放满减券及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助力商家加大优惠力度;帮助商家宣传推广,为商家引流。1月18日,首次举办大型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吸引现场打卡近5万人、线上观看超200万人次,助力南大街商圈销售额增长3倍多。2月4日至12日,首次举办邻里生活节,线上线下累计参与近10万人次。注重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借助本地主流媒体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引流宣传。并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向学习强国平台、央视、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推荐,宣传活动成效及特色亮点等,有效增强“惠聚南通·美好生活”品牌影响力。4月29日,“苏新消费·夏夜生活”全省活动和南通夏季购物节在南大街商圈同步启动,受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经济信息联播》、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央媒报道。“五一”期间,南大街超级市集120个摊位5天销售近1800万元;南大街沿街主力商家实现销售近1.1亿元,同比翻一番。

下一步,市商务部门将继续以民营企业招商为重点,策划好特色招商活动,追踪好意向投资项目,捕捉好潜在合作信息,同时持续开展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深化商业、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加快消费市场繁荣,助力南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您在建议中为推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十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研究,并根据我市实情和工作实际予以参考。感谢您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