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8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市工信局两化融合推进处 发布时间:2023-12-11 18:26 累计次数: 字体:[ ]

民建南通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数实融合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全市数实融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更好促推南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市工信局与市发改委、科技局、人社局等单位对该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不断巩固扩大实体经济领先优势。我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印发《关于全面提升南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方案》《南通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成立市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实融合。

1﹒重考核,强化政策激励。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南通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统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发展,构建数字经济“1+7”发展格局。研究出台《南通市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办法》,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关键短板,结合《南通市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二是优化考核导向。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纳入全市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在考核中兼顾上年度“智改数转”诊断企业的转换率。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4%,位居全省Ⅱ类地区第一位。上半年,全市新增省级及以上“智改数转”标杆示范18个,实施“智改数转”项目2468个,累计共2979家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5376个。三是深化政策扶持印发《市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繁荣发展项目考核奖补办法》,修订完善《市区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实施细则》,降低“智改数转”投入补助申报门槛,上半年兑现市级“智改数转”等扶持资金1.06亿元,争取省级扶持资金6232万元,有效激发广大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工作的内生动力。

2﹒重示范,强化标杆引领。一是高频次举办活动。组织南通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修班、高端家纺等产业链“智改数转”专题培训班,举办全市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江苏省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领军汇”企业沙龙、船舶海工与装备制造行业“智改数转”专题交流会等活动。去年以来,市、县两级举办各类活动达200多场,在全市营造了全面推广“智改数转”的浓厚氛围。二是高标准培育标杆。遴选市级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试点示范项目45个、智能车间81个,建成省级标杆示范项目培育库。邀请国家级专业服务机构为我市企业现场指导,举办省级标杆示范项目申报专题辅导会等活动,力争更多项目获评国家、省级示范。印发《南通市推进5G全连接工厂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全年推动70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新建8个省级5G全连接工厂。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4个,拥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1家、示范车间114个,总数均位居全省第五。三是高质量打造龙头。培育中天互联率先建成全国首个接入国家顶级节点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率先获江苏省首张工业互联网标识节点服务许可证,成为全国标识运营的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南通以全省5%的节点数,创造了全省18%的接入企业数、15%的标识注册量和20%的标识解析量。此外,中天科技获工信部首批“数字领航”企业,中天钢铁入围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中天互联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双跨”平台,成为国内的佼佼者。

3﹒重支撑,强化平台赋能。一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累计建成5G基站1.88万个,基本实现全市域5G网络信号全覆盖,成功获评工信部“千兆城市”。扎实推进工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13家企业获评省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超额完成省下达工业互联网企业分类分级管理任务。组织开展全市“智改数转 安全守护”专项行动,目标覆盖2800家中小企业,以完善、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保障数实融合深度推进。二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半年,中天互联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顺利通过工信部2023年“双跨”平台动态评价,排名全国第17位,较上年度大幅前移7位。招商局重工“船舶V-MINE工业互联网平台”、汇环环保“环保产治污联防联控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2023年度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数量全省第四,苏中苏北地区第一。三是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重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全环节应用创新,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协作和精准对接,以更多中小企业的“上云上平台”,全面打通各产业链业务流、信息流。上半年,全市5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连接工业设备239.2万台,上线工业APP1.6万个,面向线缆、电子、纺织、化工等18个行业和园区提供智能管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供应链管理、产融创新等17项服务。四是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推动江苏金太阳、南通朗普数码共同打造家纺设计图样数据安全可控传输应用场景,探索建设全国家纺行业首个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深入推进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DCMM)和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培育工作,5家企业获评第三批DCMM贯标单位,汇环环保入选第二批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企业。

4﹒重推广,强化全面覆盖。一是加快诊断服务。对照省“智改数转”诊断工作指引,围绕1265家企业“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的年度目标,指导各县(市、区)公开遴选优秀诊断服务机构,分行业开展工厂类、车间类、数字化应用类诊断。加强诊断监理监管,用好在全省率先自建的智能化诊断监理平台,实时监控诊断工作推进情况,确保诊断实效。二是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申报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聚焦家纺、船舶海工及配套、汽车零部件三个细分行业领域,先后调研1203家中小企业、15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加快构建“八个一”行动体系,通过遴选一批服务机构、升级一批赋能平台、确定一批试点企业、评选一批标杆示范、普及一批共性应用、推广一批解决方案、开展一套组合行动、总结一套典型经验,以示范带动、看样学样、复制推广,全力推进细分行业中小企业“应改尽改”,以数实融合促推我市中小企业由制造到智造、速度到高度、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三是坚持贯标认证。组织开展省、市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评比,引导企业分级分类开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能力建设,促进企业战略转型。上半年,全市共有28家企业成功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其中AAA级贯标企业3家,数量全省第三。四是启动能力评估。通过实施两化融合自评估“三个一”专项行动,组织一轮培训、组织一批优质企业填报、组织一批填报企业回头看,全力推动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上半年,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7.0,首次超过全省平均(66.8),排名第五。

5﹒重服务,强化生态营造。一是打造数字产业科创载体。加快构建全链条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通过贯通载体空间、集聚资源要素、提升专业服务、优化创新生态、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数字创业孵化链条。今年已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新增数列全省第三。二是创新“智改数转”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对“智改数转”项目给予信贷倾斜。支持招商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加快“智改招贷”“通智贷”等本地化专项产品推广,全面助力我市制造业企业加快实施“LNG高端装备产品升级改造”(贷款8500万元)、“封装测试生产线技术改造”(贷款2000万元)等项目。三是完善专业服务支撑体系。在2022年“智改数转”服务商资源池的基础上,针对南通本地服务商,重点开展优秀服务商评选和星级服务商评定工作,并对前六名服务商给予资金奖励。征集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案例,进一步搭建软信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深度合作的便捷桥梁,着力为广大中小企业、产业园区提供订单式、菜单化解决方案。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研发等领域的国内知名服务商在通落户分支机构,为促进数实融合提供技术支撑。累计洽谈对接市外服务商30余家,其中达和晟、浙江中控、艾斯欧、八诀信息科技、赛盟科技、艾皓天鑫等多家“智改数转”服务商已成功落户,北京百度落户正有序推进。优化数字人才就业服务。市人社局紧盯优势产业链重点企业,千方百计挖掘岗位需求,组织“才汇江海恰风华”高校校园行活动,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上半年,全市组织企业赴外引才活动49场,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70221个;发布大专以上就业见习岗位9069个,组织3629名青年人才参加见习,较去年同期增幅分别为30%、35%。全市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21889人,较去年同期增长57.54%,为我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有效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后,市工信局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持续推动“智改数转”等工作,并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更大力度支持数字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应用,以数实融合为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和企业装上“最强大脑”,进一步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业持续繁荣,更深层次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进一步做实诊断服务。指导各县(市、区)高标准开展全年1265家制造业企业的诊断服务工作,采取诊断转化率、服务满意率与诊断费用支付挂钩等措施,激励服务机构更加精准地匹配企业需求,更加积极地引导企业即诊即改、早改见效,切实提高诊断转化率,提升免费诊断资金的使用绩效。

二是进一步做优示范引领。鼓励企业应用自主创新产品、技术、数字装备等建设智能工厂(车间),继续遴选一批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的工厂纳入智能工厂培育库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对经培育达到条件的工厂,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并对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组织示范推广。

三是进一步建设创新平台。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市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四是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扶持,扩大市、县(区)资金惠及面,加速各级惠企资金兑现。鼓励金融机构加快“通智贷”等本地化专项产品推广,支持制造业企业不断加大“智改数转”投入。

五是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围绕人才新政4.0,在人才招引、培育、留用等方面改进和优化政策资助方式,持续扩大基础性人才政策普惠面,降低企业用人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企业招才留才主观能动性。推动人才载体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同步同频,支持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平台,提升“智改数转”一线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