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6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市工信局产业转型升级处 发布时间:2023-12-11 18:28 累计次数: 字体:[ ]

尊敬的民进南通市委员会各位委员:

感谢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并积极建言献策,尤其是在促进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正如各位委员所指出,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绝大多数”,已成为南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业岗位的核心载体,多年来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服务保障好我市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各部门、各版块的共识和目标。近年来,我市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增长、促转型,鼓励引导大企业做优做强、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强化集群培育,推动企业规模提升。深化集群培育。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试点”城市,我市牵头的“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和参与的“高端纺织集群”成功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出台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4年实现总产值2200亿元。2022年,全市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产值8185亿元,同比增长10.2%。聚焦强链补链。开展沪通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情况调研,研究编制《关于加强上海“1+8”大都市圈产业协同的对策研究》《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发展南通行动方案》。牵头成立8条产业链党建联盟,形成产业链企业+属地部门+智囊机构的协同推进模式。强化项目支撑。2022年实施省重大工业项目42个,数量全省第四;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14个,完成投资1609.3亿元。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实现达产,销售收入超160亿元;嘉通能源聚酯一体化建设项目、金光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加快推进,部分生产线已投产。

二是坚持数字赋能,促进企业高端转型。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在全省率先印发三年行动计划,完成5444家企业智能制造能力自评估,总数全省第二;为全市1536家企业开展“入驻式”免费诊断服务,“一企一策”为提供个性化提升方案;2022年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2420个。中天钢铁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实现我市“零”的突破,全市累计建成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9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1家,培育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9家。崇川区成功获评省级督查激励。持续加快数字赋能制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计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实施方案,全市软信产业完成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24.3%,增幅全省第三;新通过“双软评估”软件企业27家,软件产品136个。推进家纺行业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建设,成功打造一批供应链平台。推进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建设,4家企业入选省试点企业。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紧抓大企业培育。深入实施“1521”大企业培育和省“百企引航”工程,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1521”大企业培育列入2022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作为年度高质量考核加分项目,同时强化政策宣贯、推动资金兑现、落实服务举措,激发企业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在市县联动、考核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下,全年新增百亿级企业3家,总数达11家,位列全省第一方阵。锚定“专精特新”。成功举办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走进南通”活动,近400位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及相关部委领导参加。实施“千企升级”行动,发布168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8家,数量全省第二,累计达27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累计达61家;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2022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奖补,总数全省第一。全心服务市场主体。组织召开南通制造业发展大会、持续开展“南通企业家日”、“张謇杯”杰出企业家评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牵头全市加强市场主体服务工作,市级层面累计联系企业474家,协调问题620个;县级层面累计走访8876家,协调问题5263个。

四是倡导柔性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制定企业开办“一件事”服务标准,全市域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积极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开展区域评估,相关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坚持包容审慎监管。集中公布《免罚轻罚柔性执法清单(2022版)》,全市29个行政执法领域的646项行政执法事项纳入清单统一管理,基本实现市场主体管理领域全覆盖,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2022年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5500余件,涉及金额4.2亿元,通过行政建议等柔性执法方式服务市场主体1.2万余家。大力维护市场公平。推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投诉举报当日受理、7个工作日内回应,保障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全省率先免收建设工程交易服务费,为交易主体节省成本3000多万元。深化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企业提供投标担保服务金额超100亿元。上线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专版,积极开展“小微贷”“苏科贷”等财政金融合作产品信贷业务,实现在贷余额超120亿元,服务6500户中小微企业,全省领先。

下阶段,我们将吸收采纳各位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大力度培育企业、营造生态、打造集群,推动全市民营企业提质扩量、规模迈上新台阶。

一是狠抓集群培育,打造制造高地。坚持规划引领。深入贯彻实施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发展南通行动方案、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持续迭代优化的产业生态体系。引导各地做好产业规划引导,夯实特色、保持定力,形成整体协作、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重点集群研究制定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世界级集群三年提升行动方案,深入实施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巩固提升两大国家级制造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扩规模、提质量、上水平;着力打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引擎。优化发展空间进一步盘活存量空间,推动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深入落实乡镇工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推动制造业向园区集聚。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支持南通市区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的意见》,试点推进一批市区都市工业综合体。系统谋划沿江产业向沿海转移发展路径,打造沿海高端绿色产业新增长极。

二是聚焦智能制造,增添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推进分类改造。积极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打造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厂)。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争创“灯塔工厂”等标杆示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转型。持续推进全市1000家企业免费诊断服务,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切实提高诊断转化率。全面增强基础能力。进一步加大5G网络建设的统筹、组织、保障力度,新建5G基站4000座。培育创建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强化两化融合贯标升级版推广,实现贯标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持续提升自主水平。招引集聚一批方案服务商,支持本地龙头企业输出方案和服务,着力打造市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积做优基础优势产业、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支持平台企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突破。紧盯项目招引、加强本土培育,推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快速发展。

三是推动变革创新,壮大市场主体。把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培育龙头领军企业。深入实施“1521”大企业培育工程,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工作机制,一企一目标、一企一方案,通过产品创新、模式变革、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行业引领力、产业链控制力和生态主导力,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集聚,新增一批百亿级企业。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实施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赋能基地建设,全面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的梯队培育模式。强化技术人才支撑。加快培育企业创新平台,力争新认定一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一批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重点技术攻关力度,实施一批省级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重点技术创新导向项目。积极申报工信部海外人才专项、博士后专项,省双创人才计划、省人才攻关联合体、省“英才名匠培训”计划。大力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增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四敢”氛围。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对非重点监管行业、企业,推行“触发式”监管机制,切实做到无事不扰。在市场监管领域拓展细化“四张清单”,新增轻微违法从轻处罚“第五张清单”。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优化涉企帮扶机制。全面建立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及时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畅通企业诉求受理渠道,加强协调联动,夯实全闭环服务机制。健全完善代办帮办工作机制,为省、市重大项目配备“一对一”代办专员,为项目审批提供全流程高质量服务,常态化推进“拿地即开工”。弘扬崇商重企氛围。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加大对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及创业群体的正面宣传,增强企业家荣誉感、获得感。定期召开高层级政企座谈会,进一步倾听企业呼声,增强发展信心。持续开展“张謇杯”杰出企业家评选,引导企业家赓续传承张謇精神。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全面推广应用“公平竞争e审查”监测评估信息化系统,及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定期开展政府采购预选库、资格库、名录库等专项排查清理,不得将门槛性、限定性条件与中标结果挂钩。优化政策兑现,搭建“万事好通·惠企通”政策直达平台,深入推进“免申即享”,创新推出“简申快享”。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