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23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市工信局综合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3-12-11 18:29 累计次数: 字体:[ ]

陈玉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突出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近年来,市工信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人才为第一资源,创新为第一动力,围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创新工作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成功获评“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省政府督查激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链群。坚持以产业发展促创新,先后发布《关于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促进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制造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方位推动产业集群扩量提质。聚焦高端纺织、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编制专项行动计划,打造产业集聚发展高地。2022年,“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和“高端纺织集群”成功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重点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绿色环保、5G、物联网、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2022年,我市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产值9200亿元,同比增长10.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48.2%。

二是聚力打造企业创新平台。近年来,市工信局不断优化政策引导,强化市场主体服务,使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近三年全市新增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5家。2022年度,推荐铁锚股份成功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力星钢球成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企业中心29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67家,初步建立起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级中心为基础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奋力开展技术攻关转化。围绕省“1650”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积极推动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创新项目开发新兴产品,2022年我市161个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同比增长17.52%,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大力支持重点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节点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均瞄准打破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填补国内空白。2022年我市有海洋能源资源开发用动态海缆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示范项目等6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入选。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我市共有13个项目列入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累计向上争取企业发展资金2.6亿元,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三是不断加强重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积极组织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2022年我市共有62项新技术新产品入围第28、29批《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涵盖了高端新材料、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物联网、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信息通信等诸多重点产业领域,有助于企业产品技术尽快打开市场。

四是倾力支持专精特新发展。自工信部2016年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程,2018年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以来,全市共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27家,总数位居全国第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6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中制造业占比超九成,其中超过85%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和省市先进制造业集群。注重政策扶持。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资金奖励。出台《金融支持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方案》,积极构建金融支持专精特新发展长效体系。注重考核导向。将投资主体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项目纳入全市产业项目考核,去年全市通过考核认定项目75个,专精特新发展导向逐步明确。注重“千企升级”。建立全市1698家2022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持续推动企业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次升级。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工信力量。

一是提升企业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完善企业研发机构梯度培育机制,鼓励支持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建立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四个梯度培育企业库。一是结合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复评结果,坚持好中选优,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二是对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全面梳理,对评价等级为优秀的前10强企业进行重点分析,实地走访,宣传辅导,培育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重点在分中心培育上下功夫,与如皋思源赫兹、海门慧聚药业、开发区中集等企业对接,力争再新增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对今年复评通过的22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再梳理,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库;四是对已通过认定的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比对,选出一批企业纳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库。

二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行动,以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联合业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上下游中小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打造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方面,瞄准当前抓重点,在前期调研筹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惠生重工牵头的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力争经过一年时间的运作,升格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与南通先进通信研究院对接,筹备建设通信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另一方面,谋划长远夯基础,研究出台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管理办法,结合各地资源禀赋,积极开展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工作,建立一批可以升格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后备库。

三是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依托现有研发平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供应链上下游重点企业资源,瞄准产业发展长短板,积极开展协同攻关,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一是积极申报攻关指南。在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征集的基础上,主动加强汇报对接,争取更多本地攻关方向列入省厅攻关指南;二是加大协同攻关力度。指导我市重点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围绕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关键材料、高端纺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三是夯实攻关工作基础。依托各类企业研发创新平台,梳理一批市级技术创新项目,制订市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

四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围绕省重点培育的13个产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一是积极推动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创新项目开发新兴产品,编制创新导向计划,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不断加强重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积极组织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争取纳入省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助力企业产品技术尽快打开市场;三是积极开展市级人工智能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工作,推动重点领域首台(套)装备加快开拓市场。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支持民企、国企首试首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五是引培建设人才队伍。加大引才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人才工作专班,进一步明确职能任务,完善招才育才机制;对属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及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摸排,普遍建立人才专员制度,及时掌握引才需求信息;加强沟通协调,依托人才专员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相关重点企业引才工作情况,以及引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协调服务,不断优化引才育才环境;实施政策供给,以出台人才新政4.0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新引人才津补贴等政策方式,不断激发企业招才留才主观能动性;持续载体培育,围绕产业集群培育和优势产业链打造,积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继续加大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