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1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市工信局综合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3-12-11 18:45 累计次数: 字体:[ ]

陆建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拓展传统产业转型空间 激发经济持续增长动能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通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船舶、纺织、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力打造了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底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16年,南通获得全省首个工信部“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2022年,获得省政府“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督查激励。以四个传统行业为例,我局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央企集团为引领,推动船舶行业链式转型。近十年来,南通船舶行业从修船、低附加值运输船逐步转型,先后招引落户了中远系、招商系、振华系、中集系等8家船舶央企,带动本地船舶企业链式提升,逐步打造了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两条高附加值产业链条。近年来,我市成功获评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成功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目前已形成集研发、设计、建造、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突破了豪华邮轮、大型LNG运输船、新型油气装备等三大产品,入选省级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9个,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累计40多个国际、国内首制大国重器从南通首航。今年上半年,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938.9亿元,同比增长19.2%;造船完工量14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新承接订单量2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手持订单10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国约1/4。

二是以数智赋能为路径,推动纺织行业高端升级。面对纺织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不高、自动化水平低等难题,我市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为纺织行业转型发展赋能增效。目前,我市已在高端纺织领域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个,形成了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蚕茧、混合原料到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的四条主要产业链。拥有百年历史的大生集团,成功打造“十四五”全国第一个智慧纺纱工厂,万锭用工小于10人,成为国内传统纺织行业“智改数转”新标杆。高规格打造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成功获评省级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家纺行业市场规模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高端纺织产业实现产值971.4亿元,同比增长13.4%。

三是以综合整治为契机,推动化工行业提档进阶。自2017年大力开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以来,我市淘汰出清一批低端低效企业,加快产业整合、链条延伸、循环利用、转型发展,产业规模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经历短暂“阵痛期”后回升至超10%。其中,2019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将化工生产企业从472家压减到199家,主动取消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启东滨江精细化工园2家园区化工定位,加快现有3个化工园区规范化管理提升(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南区)、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如皋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由52.4%提升至80%,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化工产业发展韧性持续增强、质态不断优化,单体规模由2019年整治提升前的2.8亿元提升至2022年底的6.4亿元;亩均税收由10.9万元提升至20.2万元;总体销售规模由781亿元增长至129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8.3%。

四是以尖端培育为抓手,推动机械行业做精做优。面对传统机械行业工艺技术落后等难题,我市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企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以全国首个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赋能基地建设为契机,累计培育了1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公示的第五批中,又新增了22家),数量均占全市的一半左右。企业高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初具成效,累计入围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18个、省级126个、市级358个,不断夯实产业焕新的装备基础。目前,已形成了以高端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为主导,以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轨交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细分行业为特色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集群内高档数控机床、RV减速器、滚动及传动功能部件等产品全国领先,国盛智科、南通振康等本土企业部分产品已打破国外垄断。今年上半年,高端装备产业实现产值698.3亿元,同比增长11.2%。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市仍有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转型升级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工信厅印发的《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实施方案》,坚持高端化、智能化、梯度化、绿色化四条路径,不断拓展传统产业转型空间,持续推进我市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激发经济持续增长动能。

一是抓高端化提升推动结构升级。加快推进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高端纺织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编制向世界级集群提升行动方案,不断巩固集群核心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骨干企业承担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突破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一批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为产业改造升级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二是抓智能化改造推动数实融合。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坚持以数字变革引领全面转型,统筹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拓展传统产业发展新空间。围绕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夯实发展基础、推进“工业互联网+”、拓展融合应用、完善生态体系等四大重点任务为抓手,确保到2024年,打造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建成4个行业二级节点,培育3-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10个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推动2万家企业、10万台设备上云上平台,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三是抓梯度化培育推动生态融通。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形成覆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的梯度体系。目标到2025年,累计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4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5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800家左右。推进传统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制造模式加快向“产品+服务”“制造+服务”等模式转型。聚焦“三品”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南通制造”品牌。

四是抓绿色化转型推动节能降碳。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强能效对标引领,切实提高传统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目标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园区2家、绿色工厂100家、开发绿色设计产品15种。依托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差别化政策等举措加强资源调配,倒逼低端低效企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乡镇工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