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 发布时间:2022-10-31 14:14 累计次数: 字体:[ ]

朱晓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精准帮扶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由于“新冠”疫情反复以及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市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正面临着您提案中所提及的资金、用人、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我市从强化政策供给、创新推进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引导鼓励全市广大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集成。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应对疫情“十二条”政策等意见,助企解难纾困。出台“创新30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 66条”等政策文件,不断为企业创新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营造良好宽松政策的环境。今年,我市出台的“稳增长政策50条”“纾困政策8条”等政策,根据不同行业特征,分别提出个性化支持措施。今年4月份出台的《关于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产业发展政策50条”),聚焦企业难点和社会关切热点,强化项目引领、聚焦重点领域、鼓励转型升级、支持经贸合作、强化基金协同、加快资金兑现。与去年我市出台的科技、人才、金融新政共同组成了支持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体系,着力为企业提供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市相关涉企部门积极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审即兑”,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让企业“找得到”“看得懂”“在线办”,方便企业全程网办、快速办理。市工信部门高效运营“南通政企通”APP,及时梳理发布惠企政策兑现业务事项目录清单,推进政策精准分类、精准推送,着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相关政策精准助企,直达快享。目前,我市智能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星级上云等认定类项目,已全面实现“免审即享”。

二是强化金融扶持。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调整完善财政金融产品种类,优化产品功能,方便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选择,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通过财政资金增信分险,共撬动近200亿元的银行信贷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解决了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需求。出台《南通市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三年行动方案》,确定四大行动,推动金融机构为普惠小微市场主体提供贷款延期服务,加大信用贷款发放力度。出台并不断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评价办法》,将贷款总量、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普惠型金融领域贷款和制造业贷款发展情况等指标纳入地方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22年,办法专设“普惠金融”“制造业贷款”“无还本续贷”“转贷服务”等指标,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金融支持。实施《关于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更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全市实现转贷机构全覆盖,对服务制造业企业单笔1000万元以下、日均利率0.2‰以下的给予补贴,减低企业“过桥”资本,同时不断探索转贷服务线上化。建立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对市区范围内单户在保余额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风险,由担保机构、省再担保及国担基金、银行、财政分别按比例承担责任。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平均费率降至0.63%。

三是强化权益保护。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南通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南通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南通市专利助推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等,设立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项计划,设立中国(南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12330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热线,设立中国南通(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全方位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环境。市法院、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协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专家咨询、执法司法有效衔接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侵犯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犯罪。市工信局持续梳理和排查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认真处理投诉举报,2020至2021年,累计核查办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清欠线索台账系统转办以及本市独立接诉线索共20件次,核办反馈率100%。市商务局编织境外安全“兜底网”,搭建并持续优化地市级“走出去”统保平台,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和工程总承包合同给予保障。平台运行一年以来,共承保20个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总保障金额超13.3亿美元,支持保费252.9万元,承保渗透率达51.3%。跨境电商载体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今年我市新增了市级跨境电商集聚区政策,推动各地大力建设市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产业园,力争今年实现县(市)区市级产业园全覆盖。与阿里、抖音官方联合开展南通外贸企业数字出海峰会、南通家纺TikTok产业出海沙龙等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组织企业参加2022“三线联动”RCEP国际展会,筹备“南通名品海外行”体育用品东南亚专场线上线下展,将新加坡亚太海事展、越南国际纺织及制衣工业展、俄联邦轻工纺织及设备展等一带一路展会列入市重点国际展目录,对企业参展予以重点支持。

四是缓解用工难题。深化合作“外引”人力资源。市人社部门与外省人力资源协作基地合作,为重点帮扶企业对接云贵川劳务基地,做好企业在云贵川地区引进劳动力的保障工作;与山西运城和临汾、河南三门峡、陕西渭南签订五市人力资源协作联盟框架协议。挂牌成立甘肃省宕昌县驻通劳务工作站和南通驻云南省宣威市劳务工作站,促成运城市盐湖区退役军人培训基地与中天科技集团签订退役军人就业合作协议。目前我市已在全国建成了陕西、山西、贵州、甘肃等一批稳定的劳务基地109家。组织企业参加陕、豫、湘、晋等省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2021年,全市新增引进外来人员就业参保9.6万人。加大服务企业用工奖补力度。积极引进培育人力资源公司,对人力资源公司向我市企业输送初次在通就业人员,按一定条件给予公司相应奖励,市区重点帮扶企业自主招聘市外户籍人员初次来通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给予企业500元/人招聘奖励。2021年市区共向12家重点帮扶企业发放招聘奖励17.95万元。同时,加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订单式、套餐式、项目制培训。加强产训融合,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为主载体,不断完善企校双师、工学一体培训模式,有机贯通车间与课堂资源。发布《2022年市区职业技能培训紧缺工种目录》以及《我市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鼓励引导以技能培训增加本市技能人才保障。

您提案中的“精准扶持领军型中小企业、全面落实金融政策、提高风险防范水平”等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一阶段,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将重点加以推进:

一是持续推进精准施策。加大政策供给,及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疫情下助企解难纾困政策举措。积极构建南通“政企通”APP联动部门常态化沟通机制,持续梳理更新惠企政策兑现业务事项目录清单,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审即兑”。以“万事好通”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平台为依托,为企业提供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咨询辅导等全链条服务。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专项扶持资金,抓紧研究简化程序,推进及时兑付。

二是加快构建优化培育体系。市工信部门将贯彻落实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加快构建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三个层次的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建立千企升级库,强化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并对未入库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和服务指导,指引企业加快成长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科技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泛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五级梯次企业培育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小升高”培育库管理办法,“应评尽评”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制造业企业加速成长。

三是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市金融局等部门将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和金融服务专项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金融供给,用好小微企业财政增信分险、融资担保、贴息补助等政策,推进“小微贷”“苏科贷”“科创贷”“江海贷”“通贸贷”等财政类金融产品切实发挥作用。鼓励银行机构推广无还本续贷、转贷,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延期、展期,创新更多无抵押、无担保等适合当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精准匹配企业融资需求。推动“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扩面增效,继续做实“线下”企业助贷服务窗口,完善“六个一”线下联合金融服务,优化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加快地方征信公司体系建设,在搭建地方企业征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平台功能建设,打破部门数据“樊笼”,归集金融、市场监管、税务、供电等涉企日常经营数据,优化数据模型和深度运用,助力中小企业“用信换贷”。

四是切实维护中小企业权益。我市将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认真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完善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协同协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化省市(县)区、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持续提升监管效能。持续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政府投资条例》,常态化开展清欠工作,发挥市促企办组织机制作用,压实主体责任,为企业“量身定制”扶持政策,覆盖企业走出去全流程。委托专业机构向企业提供“一带一路”国家风险预警、国别分析、投资政策等信息,对出国劳务人员开展适应性培训,引导企业、人员全面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分析排查我市走出去企业和人员重点国家风险隐患,市商务局将联合出入境、外办、税务、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就海外安全管理进行业务指导,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努力提升海外安全利益保护水平,切实保障境外项目和人员安全。

感谢您对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