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以制造强市建设为抓手,聚焦集群培育、项目建设、数智赋能、企业提质、要素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一、2023年工作情况
1-11月,全市工业开票销售完成13648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平均5.3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3;工业用电量完成40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增幅居全省前列。根据市统计局反馈的产值联网直报关网数据,11月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6%,可支撑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预计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左右。结合当前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走势和各板块全年预测情况,初步预计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左右,增幅好于全省,排名全省前列,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为全市GDP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聚焦集群培育,产业能级不断增强。出台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围绕船舶海工、高端纺织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集群发展协同推进机制,统筹推动产业链招商、科技人才支撑、生态体系建设,进一步凝聚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共识。举办2023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电子元器件工业名城正式落地,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108亿元;举办2023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大会,发布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建产才融合集聚区,参展企业超210家,观展人次超1.2万人,CCTV、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7家央媒在内共计40多家知名媒体参与报道。1-10月,全市船舶海工、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实现产值8781.7亿元(不去重),同比增长10.8%,高于全市平均2.9个百分点。
二是聚焦项目建设,发展动能不断壮大。实行清单管理,狠抓月度监测,加大有效投入,推进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产。45个项目列入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总投资额1129亿元,较去年增加64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额均位列全省第四(前三为苏州、常州、扬州),累计完成投资285.8亿元,21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515个超亿元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975.8亿元,完成投资1011.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特大项目加快集聚,桐昆聚酯一体化、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等优质百亿级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金鹰产业园、康辉新材料聚酯薄膜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累计认定5亿元以下专精特新等高质量制造业项目7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个,总投资达76.7亿元,投资主体中,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90%。累计备案技改项目1790个,组建化工技改项目备案前置服务专班,9个项目完成备案,总投资约14亿元。
三是聚焦数智赋能,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在促改转、树标杆、强支撑等方面统筹发力,纵深推进全市“智改数转网联”取得积极成效,入围2022年度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全省4个地市:苏州、南通、徐州、宿迁),上榜信通院“智能制造城市二十强”(全省5个地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7,首次超过全省平均(66.8)。1-10月,全市实施“智改数转”项目4844个(累计7752个),推动规上企业应改尽改、能改早改。全市信息基础设施超前布局,新增10万兆端口数1.5万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运营数据全省全国领先,中天互联“双跨”平台动态评价全国第17位(前移7位)。全市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7个,新增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1家(并列全省第三)、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全省第五)、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全省第四)、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4家(较去年翻番)、首批省星级上云企业273家,创历年新高。元始智能在第八届“i创杯”大赛中荣获全国第二名,第六届“绽放杯”大赛、首届长三角5G+工业互联网大赛南通获奖数全省第一。
四是聚焦服务培育,企业质态不断升级。深入推进企业梯度培育,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强化涉企挂钩服务,聚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组织14家重点企业申报省领航企业,预计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嘉通新能源,全市共1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累计达125家。622家企业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累计达2306家。1家企业进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示名单(江海电容器),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挂钩服务市场主体大走访活动,今年以来全市累计走访企业11000多家,协调答复企业诉求近4000个。加快政策资金兑现,累计争取国家级、省级资金共计1.04亿元,兑现市级资金2.32亿元。加快“惠企通2.0”建设,进一步优化检索体系、完善“诉求直报”内容、扩展“政企直通”功能,累计汇集各级政策4034条,办结数3128件,惠及企业1807家,认定类资金项目免申即享率100%。
五是聚焦要素保障,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着力推动土地、人才、金融等要素集聚,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通州湾绿色化工拓展区建设,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设立,为重特大化工项目落地提供保障。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倒逼企业提质增效,参评企业平均亩均销售307.3万元,较上年提升22.6万元;平均亩均税收10.4万元,较上年提升1.7万元。持续抓好乡镇工业集聚区改造提升,遴选48家重点集聚区开展季度监测。统筹沿江企业腾退,今年以来腾退6家、面积570.1亩;“十四五”累计腾退123家、面积7079亩。积极组织申报工信部国家级人才计划、省双创人才计划,入选人数均列全省第二。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深入推广“专精特新贷”“科技小巨人贷”“智改数转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50亿元。统筹推进工信领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新增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绿色工厂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
当前工信工作主要存在四方面薄弱环节:
一是运行质态有待优化。去年工业指标基数较高,对打好今年收官战带来较大压力。1-10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9.7亿元,同比下降1.7%,亏损企业1617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2家。千亿级企业还未实现突破,百亿级企业数量远低于苏南城市;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南通入围企业8家,其中制造业仅3家;2023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榜单中,南通仅3家,远低于苏州27家、无锡24家、常州14家。
二是产业能级相对偏低。我市工业应税销售与常州的差距逐年拉大(2019年相差859.3万,2020年1067.6万,2021年3273万,2022年5817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还不快,规上工业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均不及苏南。新兴产业占比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9.5%,较苏州低4个百分点左右,低于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未来产业仍处于探索布局阶段,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量子信息等产业基础还不够扎实。
三是智改步伐仍需加快。我市规上企业的省、市级智能工厂(车间)覆盖率为5.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62%);星级上云企业覆盖率为13.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62%)。本地服务商起步较晚、人才较少,总体水平较苏南有一定差距。全市72.6%的企业处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一级及以下水平,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市小微企业仍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情况。
四是服务指导力度不够。惠企服务的工作推进力度有待提升,相比于苏南城市,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大。对企业防范化解风险、应对外部冲击的指导性不够,缺乏针对性的举措和服务。服务过程中缺乏与企业的双向互动,服务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作为拥有百余年工业历史、规上工业产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南通工业经济有基础、有信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多挑担子、多作贡献。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围绕“1236”的工作思路,坚持新型工业化工作主线,聚焦跨江融合、向海发展两大方向,锚定勇挑经济大梁、加速产业转型、护航企业发展三个着力点,实施“稳企强基、集群筑峰、智改攻坚、融合创新、低碳转型、惠企服务”六项行动,奋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点,全年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左右。
(一)实施稳企强基行动,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全力稳增长、稳项目、稳企业,不断夯实稳运行基础,筑牢制造业的实体“基石”。稳住工业经济大盘。切实发挥工业专班机制作用,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监测分析,对开票销售、规上工业产值、工业用电量等关键性指标加强跟踪研判,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持续巩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紧抓745家年计划新增应税销售2000万元以上企业,力争全年新增产出超1400亿元。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7个在手百亿级项目(中石油新材料、桐昆二期、华峰超纤、金光二期、中天钢铁一期二步、金鹰造纸莱塞尔、斯堪尼亚重卡),统筹服务保障,尽快落地投产。高标准规划建设通州湾绿色化工拓展区,加快推进中石油、华峰新材料等一批基地型、旗舰型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招引培育专精特新等高质量制造业项目,力争数量逐年提升。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持续深化工业大企业、制造业领航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聚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争2024年千亿级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十四五”末百亿级企业达20家。力争新认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家以上。
(二)实施集群筑峰行动,塑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以六大产业集群为核心、十六条优势产业链为支撑的“616”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全年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0%以上。健全产业链条。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同”关键词,加快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贯彻落实制造强市建设、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发展行动方案,绘制重点细分领域产业链图谱,持续拓展与上海、苏南等地产业协同、创新协作、人才共享等合作渠道,主动嵌入、更好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做强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积极参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联盟建设,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0%以上。聚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船舶海工展两大会展品牌,坚持国际化、品牌化、高端化导向,突出交流合作、成果展示、产业投资、人才集聚等重点功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完善产业体系。加大技术创新、装备升级、工艺变革、产品迭代力度,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聚焦高技术船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瞄准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深远海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未来产业布局。
(三)实施智改攻坚行动,构建数实融合“新生态”。深入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积极对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资源,以承办全省“智改数转网联”工作推进会为契机,推动实施智改数转网联“1134攻坚行动”,实现全市规上企业免费诊断覆盖率100%、智能工厂(车间)覆盖率10%、数字化改造企业覆盖率30%、省星级上云企业覆盖率40%。地毯式把脉问诊。对照省免费诊断工作指引,发挥好诊断服务商、本地运营商、线上诊断工具作用,全面推动规上企业免费诊断工作。聚焦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有序推进贯标评估,鼓励“上云用云”,深化数字赋能,推动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至70。进阶式改造提升。强化政策激励,加快521个在建改转项目实施进度,引导未改转企业购置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推动奖补资金诊断企业转化率到65%。增进网络化联接,新增5G基站3000个、10万兆端口2万个,联网工业设备新增50万台。样板式标杆引领。遴选一批基础好、潜力大、意愿强的企业,建立省市县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5G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项目培育库,新建智改数转网联标杆示范项目超300个,以点带面促进同行业企业看样学样。立体式生态营造。以推进服务业繁荣为契机,优化要素供给,培育招引专业化服务机构,新增三星级以上服务商5家。深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新建行业二级节点1个,4个节点标识注册用户新增8000户。发挥“双跨”平台作用,丰富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工业APP。
(四)实施融合创新行动,点燃双链协同“新引擎”。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上海、苏南等地产业协作和创新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动态调整“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培育库,进一步提升我市优质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强化工信领域海外引才、省“双创”团队培育,形成“才聚制造”的浓厚氛围。以高能级平台为依托。依托省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力争在海工装备、海上风电、先进通信等领域打造若干协同创新联盟。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全方位对接国内高校及长三角科创资源,探索“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等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南通落地转化,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支持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承担重大攻关项目,大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迭代升级。
(五)实施低碳转型行动,释放绿色制造“新活力”。全面落实省、市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构建高效、循环、低碳的现代绿色工业体系。健全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示范改造,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进一步推动风电、光伏等全产业链发展,探索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氢能、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布局,力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加大绿色技改投入。创新智能化技改推进方式,实施绿色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升级。以工业企业技改项目设备投资增幅考核为抓手,以市区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技改资金政策为支撑,提高市区智能化技改专项资金兑现效率,充分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数字工信建设。主动对接省工信厅数字工信大平台和相关监测体系搭建,打通工信条线数据协同渠道,不断提高运转效能。深化我市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经济运行分析、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产业链分析等模块,为综合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六)实施惠企服务行动,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加快服务方式转变,营造“共商共建共享”的惠企服务理念。完善协同机制。邀请广大企业共同参与“惠企通2.0”功能建设,深化“政策直达、诉求直报、政企直面”功能,发挥龙头链主号召带动作用,加强平台宣传推广。探索推行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行政评议,不断提升企业归属感和主体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营商环境企业说了算”的良好导向。营造互动氛围。结合“523南通企业家日”,联合重点部门和板块,组织十亿元以上企业开展“南通企业走进清华”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经济形势分析、产业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校企合作。提升服务能力。深化产业集群发展协同推进机制,持续开展服务市场主体大走访行动,针对初创小微企业、新兴成长企业、龙头链主企业、外贸外资企业等,提供分层分类服务。在企业贯标评定、政策申报等过程中,规范减少第三方服务收费,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