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翌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南通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链。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区位和禀赋优势,集聚资源、高位推进,不断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厚植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在产业培育、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产业基础和已开展工作
全市初步形成了芯片设计、半导体器件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制造和技术服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了通富微电、捷捷微电子、越亚半导体、钰泰半导体、深南电路等一批集成电路骨干企业。2023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5.54亿元,其中设计业营业收入15.46亿元,占比4.6%;制造业营业收入40.50亿元,占比12.1%;封测业营业收入196.26亿元,占比58.5%;支撑业营业收入83.32亿元,占比24.8%。截至今年6月,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集成电路产业项目30个,总投资约218亿元,上年止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本年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
从重点企业看,设计领域钰泰半导体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在电源管理芯片设计领域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飞昂科技是国内唯一具备25G/100G高速光互联芯片量产能力并实现规模商用的本土企业。制造领域捷捷微电子是国内最早生产“方片式”单、双向可控硅的厂家之一,子公司8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产业化项目已通过国家窗口指导。封测领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通富微电位居国内封测行业第二、全球第四,连续多年跻身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其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设备和材料领域起步发展,越亚半导体、启微半导体建成投产,御渡半导体、金海通、中科仪、东和半导体等项目加快建设,达产后将明显提高本地配套率。
从平台载体看,全市建有北大长三角光电研究院、南邮南通研究院、江苏省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集成电路相关科创平台,在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服务。依托“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链主”单位及链上企业加强与南通大学等本地院校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建南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着力打造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助力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高效发展。积极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合作,在我市先后成立了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集成电路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位于市开发区,聚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测谷”,目前已建成南通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御渡等12个项目已相继落地。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位于南通高新区,围绕集成电路装备及零部件产业生态链,招引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头部企业,目前,富创精密、中科仪半导体等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已陆续建成达产。市北高新区正在筹建集成电路产业园(含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从产业政策看,《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促进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政发﹝2023﹞1号),关于印发《市区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倍增等政策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的通知》(通工信发〔2024〕69号)中对集成电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重大装备(首台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进行奖励补助。专注扶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的流片验证,按照单款产品首轮流片费用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同一企业每年支持上限为500万元。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租用EDA设计工具软件或购买EDA设计工具软件,按照不超过当年实际发生的租用费的50%或购买费用的30%给予资金补助,最高补助金额分别不超过100万元或300万元。
从人才引育看,坚持在产业引才上做文章,着眼集成电路等我市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全方位加大引才力度,强化引才措施,引领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不断向南通集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方面,重点引进并优先支持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按人才层级最高可给予人才(团队)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助,重大顶尖人才项目可一事一议,不设上限。按照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层级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00 - 5000元生活津贴,领军人才在通创业,根据需要由所在区(园区)提供租赁一定面积的办公、研发和生产用房等物理空间,租金实行“三免两减半”。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支持方面,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取消住房、就业等条件限制,可先落户后就业,新增大专毕业生可申请每月500元的综合补贴,本科毕业生可申请每月1000元的综合补贴,给予硕士(或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000元/月、博士(或正高级职称、特级技师职业资格)3000元/月生活津贴,最长不超过三年,人才在享受补贴/津贴政策期间(或享受期满后两年内仍在通就业的)购买市区普通商品房的,可延长补贴期,最长不超过两年。三年内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承办大赛一、二、三等奖并落户南通的集成电路人才项目,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10万元“落地奖”,优秀项目直接推荐参加市“江海英才计划”。对企业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招引博士后实质运行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建站补助20万元、20万元、50万元,博士后设站单位每招收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一次性博士后科研经费补助20万元。
二、下阶段举措
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抢抓机遇、聚力突破、加快创新,力争高端芯片设计能力和封装测试能力进一步加强,着力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群。
一是强化联合推进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整合各方资源,强化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联合推进机制,统筹优化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为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风险评估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投融资机制。整合产业资金,修订完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细则,兑现集成电路设计、流片等专项补助,重点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公共平台建设等。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设立符合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和保险产品。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人才高地。深入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和新一轮南通产业人才发展计划等相关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和团队来南通创新创业。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搭建人才供需合作平台,建立产业人才定向委培机制和在职人员实训机制。
四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依托集成电路测试、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重点招引芯片设计、核心零部件及技术服务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补齐产业链短板。推动企业紧跟产业发展方向,以并购重组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