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万事好通·惠企通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设“万事好通·惠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是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是向数字经济要活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的具体实践。在各地、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惠企通”平台整体运行质态良好,正逐步成为涉企服务的便捷窗口。一是活跃度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企业超2.3万家、点击量超74万次,2.0版本上线以来新增注册企业超1.1万家、点击量超51万次。二是集成效应逐步显现。“政策直达”模块发布政策4463条、兑现资金11.79亿元,2.0版本上线以来,新增各级政策395条,兑现资金2.29亿元;“诉求直报”模块累计办理132家企业179条诉求;“通城货多多”模块共收录7009家企业9612件产品。三是协同性明显增强。“共建共用”理念不断深化,部门主动利用平台的意识明显增强。市人社局增加“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实时展示最新招聘信息;市税务局上线“涉企税费查询办理”“苏税援服务专区”特色功能,为企业提供税务服务;市发改、商务、住建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各自领域企业积极注册平台;市机关工委统筹各方资源力量,着力打造并上线“通通讲·益企说”惠企政策宣讲品牌。
此外,我们还持续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层筛选建立培育库,开展诊断指导,推动对标提升,促进符合条件的企业梯次升级攀高。组织开展“走进清华、走进央企、走进北交所”系列活动,举办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清华研修班,通过对接洽谈、座谈交流、集中授课、实地走访等形式,达成产学研合作新成果,开启民企与央企合作新模式,探讨政银企合作新机遇,拓宽企业发展新视野。全面实施“益企同行”走访联系企业主题活动,推动全局机关干部深入企业车间一线,了解企业需求、解决发展难题,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下一阶段,市工信局将充分吸纳您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完善“惠企通”平台,把更多的服务搬到平台、与更多的部门打通链路、让更多的企业有所收获。
一、持续优化功能,提高平台使用率。牵头打造“惠企通”平台3.0版本,优化“政策直达”“诉求直报”“政企直通”三大核心功能,谋划新设“找市场”“找人才”“找资金”“找培训”“找名品”“找法务”六大模块,满足企业不同类型的需求,让平台使用更便捷、更智能、更贴心,成为惠企助企“一站式”服务端口。“找市场”主要是整合全市招投标和采购资源,分行业、分类别展示项目信息,助力企业精准找到所需订单;“找人才”主要包括发布最新人才政策、提供招聘活动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找资金”主要是动态展示金融机构涉企优质融资产品,搭建银企互联互通平台,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找名品”主要是升级优化“通城货多多”模块,展示企业最新产品及需求信息,助力本土企业实现精准供需对接;“找培训”主要包括名师“云课堂”和走进专精特新系列访谈,赋能企业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找法务”主要包括发布涉企法律法规、展示律所机构信息、提供涉企法条解读,护航企业依法合规健康发展。
二、持续加强宣传,扩大平台知晓面。一方面,每月跟踪各板块及市相关部门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推动他们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新增企业注册进度。同时,结合“益企同行”调研走访主题活动,以“小分队”形式每周深入重点园区、乡镇(街道)进行线下宣讲,精准指导企业注册“惠企通”平台。另一方面,将已在“江苏政务服务”平台上注册但未在“惠企通”平台注册的企业比对、去重、梳理后划分至板块,由板块结合走访调研点对点动员企业通过登录“惠企通”平台进行注册,以此提升平台企业注册数量。
三、持续推进联动,提升部门协同性。为了推动部门和板块在涉企服务中主动想到并使用“惠企通”平台,实现部门横向联动和市县上下协同,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增加各板块及相关市级部门为“惠企通”专班成员单位,每月召开专班工作例会,通报企业注册、政策更新、项目申报、资金兑现、诉求办理、政企直通模块使用等情况,商讨解决平台建设运营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将强化技术支撑,打通市县两级平台间的政策数据链路,推动从“简单链接”到“物理整合”的转变,确保实时数据共享。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