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扶持南通纺织产业的建议收悉,结合市科技局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化学纤维发展
化学纤维产业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传统产业,是我市高端纺织行业中最重要板块之一,产值约占高端纺织总量的40%,基本实现集化纤原料生产、纺丝、织造、注塑、纺织、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制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当前我市化学纤维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基础扎实稳固。从企业总数看。截至2023年,我市化纤行业共有规上企业135家,营收总额在800亿元左右,发展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从产业运行情况看。2023年全国化学纤维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6.75%,我市化纤规上企业同比增长61.99%(得益于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2023年营收超300亿元),高于全国55.24个百分点。从发展效益看。全市化纤行业实现利润近50亿元,同比增长43.3%。
二是骨干企业支撑有力。一方面,大企业拉动经济增长。从我局重点监测的16家化纤龙头企业看,2023年营业收入总额超450亿元,占全市规上化纤企业营收的比例超50%。另一方面,恒科新材料、弘盛新材料、华峰超纤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相继落户南通,为全市化纤产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从载体园区建设看,我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差别化产业格局,建成启东吕四纺织新材料产业园、恒科新材料产业园和海安锦纶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三大园区;从品牌实力培育看,我市获得“国家时尚锦纶示范基地”、“国家差别化锦纶示范基地”、“锦纶长丝江苏优质产品示范区”、“江苏化纤中小集聚示范区”等荣誉,提升了南通化纤品牌形象;从创新平台打造看,我市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建成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海安分院、东华大学文凤化纤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
下一步,我市将聚力科创项目招引,紧扣纺织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开展各类招商,重点招引“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四有型”科创纺织类项目。聚力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在纺织行业积极打造创业型、科技型到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格局。同时进一步加大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功能性锦纶的各种政策支持,从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二、关于产业发展政策
纺织产业作为江苏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纺织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将高端纺织集群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培育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进行重点培育,提出要突破高性能纤维、纺织绿色加工、再生纤维等技术,高水平建设国家级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以推动纺织新材料的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2022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两部委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技术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开发性能和品质优异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产品,持续扩大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2022年9月,省工信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推动纺织产业高端化发展。2023年12月,省工信厅正式发布了《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高端纺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提出要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我市历来重视纺织业的发展,为推动纺织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9月,印发《南通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要重点引进新型纤维龙头企业,扩大高附加值纺织品供给,加快开发推广医疗、环保、应急防护、航空航天等产业用纺织品,促进纺织产业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将市区家纺、服装、印染企业申报智能化技改项目的门槛降到了200万,申报工业互联网软硬件项目的门槛降到了100万,进一步促进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并鼓励金融机构提高科技创新类纺织企业贷款抵押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工信厅《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高端纺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和我市《南通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政策精神,在聚力培优扶强、增强内生动力、加快数字赋能、助力拓展市场、保障要素资源等方面加大对纺织企业的扶持力度,助力我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您在建议中针对南通纺织产业发展提出了十分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我们推进下阶段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们将根据我市实情和工作实际予以参考。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纺织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