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工业企业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这一目标,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举措,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发展。
(一)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出台《南通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从企业培育、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市场拓展、要素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14条具体激励措施,形成“三主三副”产业格局和“一区五基地”空间布局。建立南通市高端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协同推进机制,下设办公室以及要素保障、科技人才、质量品牌培育、外贸进出口、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6个工作组,梳理形成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并定期调度推进落实情况,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聚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1466家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32亿元,同比增长20.3%,利润总额107亿元,同比增长15.3%。
(二)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开展重点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排查,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依法依规关停退出。深入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鼓励、引导相关企业主动退出一批能效、环保和技术指标相对落后的低端低效产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推动退出一批低质低效企业,优化资源要素,腾出发展新空间。以“产品高端化、装备智能化、工艺现代化、效能绿色化、产业数字化、生产服务化”为方向,聚焦轻工、纺织、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六大行业领域,开展“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三)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每年年初建立省级绿色工厂培育库并组织召开绿色工厂培育和事中事后监管辅导会。年中组织纳入培育库的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名单,跟踪企业申报情况。开展已公告绿色制造体系名单年度信息填报工作,做好事中事后监管,落实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开展绿色制造创建企业“家家到”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制造水平。推荐相关县(市、区)、园区和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制造典型案例,发挥先进地区和企业龙头作用,提升我市绿色发展水平。2023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绿色工业园区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25家,绿色工业园区1个。
(四)做好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梳理摸排新能源产业集群中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4条产业链重点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定期调度新能源产业集群总体情况和各细分领域企业运行情况,助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通过调查研究,从产业现状、扶持政策、面临问题以及下一步思路四个方面起草了《南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集群中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细分行业三年行动计划并依托现有新能源产业链重点企业,发挥本土企业的基础优势,进一步释放产能,扩大规模,提升配套能力,进一步吸引产业链龙头企业在通落户,补齐产业链空白环节,持续加强“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链制造产业基地。
下一阶段,我局将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以传统产业焕新工程为契机,引导企业开展能效提升改造,实施节能降碳及绿色改造项目,提升企业绿色化水平。
(一)推进纺织行业低碳转型。加快推广节能降碳技术和装备,加大重点耗能工序和设备的节能改造。加快纺织服装企业余热回收、中水回收等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构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协同推进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印染企业集聚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应用推广再生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纤维,支持企业建立回收利用体系生产再生纱线、再生短纤等。
(二)深化工业领域节能降耗。树立“单位能耗比贡献”导向,突出能耗强度刚性约束,对标“两个一流”标准(工艺一流、能效一流),算好项目的能耗“细账”,提高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使能源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发挥最大效益。强化节能改造,扎实推进重点企业限额对标、能源计量及标准化管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鼓励并组织符合要求的工业企业做好能效诊断,引导企业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产品。以纺织印染、化工、造纸、船舶海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为重点,摸排工业节能技改项目清单,宣贯绿色化改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节能技改投入力度。
(三)完善绿色培育体系。跟踪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名单和省级绿色工厂申报情况,加强对入库绿色制造创建单位的指导和服务,结合行业及企业特点对标找差,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制造水平。加强对绿色制造名单的事中事后管理,推动落实“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发掘优秀典型,做好宣传推广,通过示范发挥带动作用,带动周边企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四)持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市县联动,统筹协调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督促落实、项目推进及成效总结等工作。结合传统产业焕新工作,持续推进“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指导各县(市、区)结合本地产业实际,明确每年的重点行业领域和年度目标任务,形成计划任务工作清单。建立跟踪调度通报制度,掌握各地工作进展,及时查漏补缺,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对进度迟缓地区加强指导督查,综合运用法律、市场、行政等手段,倒逼企业转型提质,确保落后产能、设备应退尽退。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