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智改数转”重点企业案例分享——5G通信、物联网产业链专题
来源: 市工信局投资与技改处 发布时间:2022-03-25 15:59 累计次数: 字体:[ ]

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智改数转”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南通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全市57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覆盖,其中2022年完成“智改数转”项目2000个。

为更好发挥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更直观地展示与宣传“智改数转”的成功案例,南通日报联合市工信局开设专栏,分专题进行重点企业“智改数转”案例分享。

当前,南通5G通信产业链条较为完整,产业规模约150亿元。为顺应工业互联网特别是物联网的新一轮大发展,业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建立智能化工厂,助力企业持续改进流程、预防问题发生、优化运营时间,跳出空间限制彻底改造价值链,重塑核心竞争力。

微信图片_20220325160032.png

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致力于系列光纤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是集生产、检测、仓储、监控、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化工厂。

公司从智能制造顶层设计考虑,运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建立企业级工业网络,通过各项物联网络实现各个系统的数据打通,建立分布式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和智能化手段,实现工厂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执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制造体系,推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

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MES系统是生产管理的核心软件,不仅对生产制造的过程进行管控,还作为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关键链接件。MES系统处于企业信息系统ERP和过程控制系统的中间位置,与上层ERP 等业务系统和底层生产设备控制系统一起构成企业的神经系统,一是把业务计划的指令传达到生产现场,二是将生产现场的信息及时收集、上传和处理。

公司利用工业互联网标识,建立“棒-纤-缆”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原材料变更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实现第一时间推送;系统自动追溯变更涉及的产品,实现产品100%覆盖无缺漏。同时,打造智能物流场景,研发光纤专用堆垛系统、输送系统、AGV小车等智能仓储关键设备,采用工业以太网、SLAM、电气传感、现场总线等技术,与自主研发的WCS、WMS等智能仓储软件系统无缝集成,实现了生产流程全自动化物流运输、库存管理。

智能工厂的建立帮助企业实现人员精简69人,优化人员比例18.4%;降低产品不良率21%;降低运营成本25.2%;提高生产效率7.4%;缩短订单交付周期12%;减少电耗成本10%;减少库存占地面积60%;提升发货及时率50%。

微信图片_20220325160037.png

英内物联网科技启东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客户提供RFID天线的生产厂家,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发展成为一个高新、节能、绿色、环保的智能工厂,拥有50余条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产品,拥有工业机器人14台,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占比72.88%,联网设备占比85%。

公司拥有核心信息系统6个,车间于外部信息系统采用中间库和WEBSERVICE的方式进行通讯和数据传递,重要数据都是加密传输,目前已经实现ERP与MES、WMS的账务数据实时同步,SCADA数据实时采集并同步给MES,OA数据实时同步给MES等。

结合自身发展,公司立项开发以RFID天线个性化定制、敏捷化开发、智能化生产为核心,以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定制为目标,建立融合互联网+、大数据、模块化产品开发、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高度集成的企业运营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据了解,该项目联网设备占智能化设备总量的85%,通过SCADA平台集中对车间设备的PLC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没有PLC的设备通过MUDBUS协议进行采集并分析数据,设备实时数据不在控制范围内时,会实时报警并体现在中控大屏上。同时,采用PLC内直接采集信息方式对设备所需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可直接进行采集,设备手/自动,故障、启停等功能需要对PLC程序进行优化增加此功能后方可采集,收卷张力、处理米数通过增加外置传感器后进行采集。

“智改数转”后,公司人均生产效率提升40%,能源利用率提升22%,生产运营成本也大大下降了30%,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更具有优势,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