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旺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高端纺织产业是南通最具识别度和标志性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已形成涵盖棉纺织、化纤、丝绸、印染、家纺和服装等门类齐全、链条完整、配套优异、规模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市已建成现代家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与苏州、无锡共同打造的“高端纺织集群”成功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国内纺织产业集聚度最高、门类最齐全的地区之一。
2023年,面对市场需求收缩、贸易环境复杂、综合成本攀升等影响,纺织行业加大新品研发力度,奋力开拓市场,实现逆势增长。全市高端纺织产业1466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104.32亿元,同比增长20.53%,约占全省比重20%,位居全省第三,预计今年上半年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184.14亿元。
一、关于坚持“扩大产能与提升质态”同步发力促转型的建议。近年来,我们围绕纺织产业提升质态、做强做优
狠下功夫、寻求突破。一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纺织领域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家、省长质量奖3家,中国驰名商标23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2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各1家。二是推动强链延链补链。出台《南通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建立南通市高端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协同推进机制》等文件,组织开展纺织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提高本地协作配套率,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三是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梳理产业链短板技术清单,动态建立技术攻关项目库,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举办“张謇杯”家纺设计大赛和南通服装创意设计大赛,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加“紫金奖”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创意设计。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您的建议,支持化纤、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聚焦核心技术、市场渠道、品牌打造,实施强链补链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中小企业,持续深化“个转企”“小升规”和“单项冠军”培育,引导企业专注提升创新与管理能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继续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纺织企业。
二、关于坚持“分类施策与要素倒逼”双轮驱动促进转型的建议。一是提高工业用地效率。贯彻落实《全市工业项目用地重大事项认定管理办法》,构建工业用地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工业集聚区改造提升,推动低效工业用地“退二优二”,建设一批高标准厂房和都市工业综合体。二是强化综合绩效评价。出台《南通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办法》等文件,倒逼企业提质增效。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机制、制定差别化政策、实施资源差别化配置,持续淘汰低端低效落后产能,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推动纺织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三是促进低碳绿色发展。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构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协同推进的绿色制造体系,累计建成纺织行业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
下一步,我局将以“亩均销售、亩均税收论英雄”为导向,强化2023年度全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运用,坚持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深入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优先保障A、B类纺织企业用地、用能、用水需求,优先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及参与各类评优评先活动。指导C、D类纺织企业制定整治提升方案,加快完成整治提升,支持企业实施“退低进高”“腾笼换鸟”,利用腾退出来的土地、用能、环境等空间发展先进产能或转产转型。
三、关于坚持“激励引导与强化服务”聚合赋能促转型的建议。一是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制定《2024年全市传统产业焕新工作要点》、《南通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实施焕新五大工程,落实设备贴息等政策,推动纺织等传统行业转型提质,焕发生机活力。二是注重企业家队伍培塑。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持续组织纺织产业链内企业负责人系统化轮训,帮助企业家充实提升管理、营销及风险应对能力。先后组织重点纺织企业参加民营企业高管座谈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切实帮助纺织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要素、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三是营造优良营商环境。高效运行“惠企通”2.0版,完善“政策直达、诉求直报、政企直通”功能,全面实现企业一个平台查询政策、一个平台兑现补贴、一个平台受理诉求。关注研究纺织行业细分领域中企业发展需求,帮助企业打通在信贷、融资、用地、引才等方面痛点和堵点。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开展“益企同行”调研走访主题活动,对挂钩联系的纺织重点企业每季度实现走访全覆盖,摸清发展实情,加强政策宣贯,化解生产难题,进一步营造护企、爱企、助企良好营商环境,以高效服务保障助推纺织企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热忱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意见建议!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