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15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市工信局消费品工业处 发布时间:2024-12-06 17:0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丁斌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推进数据共享共用,构建“大数据+”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纺织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高端纺织产业集群是我市重点建设的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高端家纺、化学纤维和纺织面料产业链是我市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是省委、省政府明确的推动实现卓越提升的10条产业链之一,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建了“大数据+”赋能家纺产业工作专班,制定《南通市“大数据+”家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有力推动了大数据赋能家纺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局将数字化发展作为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展路径之一,会同行业协会、知名专家联合开展专题研究,谋划转型发展路径。

(一)开展产业研究。出台《南通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建立南通市高端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协同推进机制》等文件,会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编制《南通市高端纺织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5》,将两化融合、智改数转等作为产业转型升级重要路径和发展目标。会同中天互联、金太阳纺织等行业代表企业联合开展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相关应用研究,推动数据标志标识应用贯穿整个生产流程,实现生产环节数据溯源。

(二)强化示范引领。先后组织行业企业至大生集团、罗莱生活、蓝丝羽、美罗等数字化建设标杆企业现场观摩学习,研讨棉纺织、家纺等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强化各环节数据应用。在中国南通国际高端纺织产业博览会上,邀请中国海尔、杭州环思科技、苏州琼派瑞特等国内数字化标杆企业来通,进行产品展示和经验交流,引导我市纺织行业加快数据化发展进程。

(三)以大数据监管手段规范家纺行业网络交易。探索建立家纺行业长效监管机制,拟定家纺产品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和直播营销负面行为清单,进一步规范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截至当前,应用大数据监管手段,监测家纺电商经营主体11644家次,发现违规线索460条,全部交办各县市区闭环处置。

为推动“大数据+”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服务企业“智改数转”。一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家纺、印染企业数字化改造进程,引导企业以生产设备、关键工序和业务环节数字化为重点,积极开展“微改造”“轻改造”。梳理家纺产业“智改数转网联”专项产品,开展场景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支持服务商与企业开展供需对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加快企业上云用云。推动裁床、吊挂、验布等行业设备上云,推动ERP(经营管理)、MES(生产管理)、WMS(仓储管理)等轻量化SAAS业务系统“上云用云”,争创江苏省、南通市星级上云企业。三是培育示范标杆。对照家纺行业数字化转型领先水平,推进实施自动工段、自动产线、数字化车间、未来工厂等建设项目。对照省级智能制造示范标准,帮助企业创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全连接工厂。

(二)探索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一是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平台搭建设备、市场、材料资源等共享体系,开展协同采购、制造、销售、配送等应用,带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协作和精准服务对接。二是打造区域级家纺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行业级家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支持建设企业级新型家纺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探索建设“家纺超级工厂”。联合专业运营机构建设家纺超级工厂,坚持订单驱动,建立“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运行机制,实现家纺共享制造,并围绕验布、裁剪、绣花、数码印花等成本较高的共性制造环节,集中配置智能化程度高的家纺生产设备,探索共性设备的“以租代售、按需使用”。

(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搭建数字类平台。建设数字贸易产业园、数字贸易博览会等平台,构建“南通家纺研发设计总部+核心工厂+周边外协工厂+重点集群配套+全球销售渠道”的系统布局,强化南通家纺总部基地、设计展示窗口和集散中心功能。二是建设市场智慧商圈。支持传统家纺市场等向场景化、体验式、综合型数字孪生消费场所转型,打造“多业态聚合、多场景覆盖”的数字消费新场景。三是建设数智化仓储平台。向龙头家纺企业、中小微企业、门店、档口等市场主体开放产能、库存、供需等端口,实现企业产能配置最优化、产品存量最小化、供需反应最快化;建设家纺产业本地化共享云仓,实现仓库数据与云仓平台互联互通,并向中小微企业开放云仓资源,实现仓储资源共享。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热忱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意见建议!

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30日